【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
❀前言—「絲絨組曲改版的心路歷程探微」系列說明
在【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單元,〈記住未來,如鑽石光芒照耀你—第30支絲絨組曲改版的心路歷程探微〉其實是接續前一篇〈從誠品敦南店熄燈談台北地下絲絨之死〉的後半部,延伸談絲絨組曲的改版與誠品官司之間微妙的關係。由於文章很長,且後半內容針對絲絨組曲的音樂,故拆成兩篇,亦可視為上下篇。
本文主要談第30支絲絨組曲《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到重新命名《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組曲》的內容差異和版本變化,與絲絨組曲作者那幾年與誠品企業訴訟的心境變化。
本網站文章(無論是書信、日記或未寄出信件)末尾,在【精選曲 featured song】部分,通常以至少「一文一曲」原則,選出與文章內容相關的絲絨組曲中一首或多首精選曲,同時在歌曲連結後附有簡單的「註」(最初的形式)或解說文(早期的解說文並無標題)。這些解說內容已陸續談到Jobson增刪絲絨組曲曲目和改版前後比較。只不過到現在為止,還不曾以「絲絨組曲改版的心路歷程探微」系列名稱出現。
如〈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07-308封信) 2013年10月3日〉後所附文章:〈《絲絨安魂曲》還是“Lovers in a red sky”——真相終將會攤在陽光下〉,已透過比較Sumika與Jobson命名插圖和曲目增刪變化,觸及Jobson幾年之間的心態轉變與概略對新舊版本作出評論。
❀「戰鬥」的組曲—記住未來、與你同行
A Fighting Suite—from Remember the future & Fight by your side
Jobson的第30支絲絨組曲,對最初為他命名的Sumika來說,這支《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無論曲名或曲風,「戰鬥」意味很濃厚(包括Fight By Your Side和Battels等曲名的精選曲)。
第30支絲絨組曲的第一首歌是“Natural Thing”,由英國樂團Innocence(天真樂團)在1990年發行的單曲。這首歌以12吋黑膠唱片發行的版本收錄Pink Floyd(平克佛洛伊德樂團)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如鑽石光芒照耀你)完整的前奏。
在輕快的節奏藍調之後,組曲的第2、3首分別是Archive樂團柔和的電音女聲Nothing Else,和綽號金屬女皇的德國女歌手多柔(Doro)演唱的Fight By Your Side。
一出場連續完全由三位女歌手擔綱的絲絨組曲並不多,而且一開始安排以快節奏藍調、纖細柔美抒情轉而重磅提神的金屬搖滾旋風,三首曲子鮮明銳利各顯剛柔女歌者聲線的曲目編排,同時具備這三點特色的組曲,在Jobson編選的眾多絲絨組曲中更屬難得。
Natural Thing (By Innocence, 1990 version)
2013年11月Sumika為這支組曲命名:《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2013年11月播出的組曲全長2小時18分36秒。
2014年9月(第37週)播出的舊版本,和前一年曲目不變但稍微縮短,總長度2小時18分10秒。雖然後來被Sumika編號為Jobson的第30支絲絨組曲,但其實是Jobson早期編製的作品。組曲選歌都是深受Jobson青睞的樂團而雀屏中選的。如Pink Floyd的團員David Gilmour早期的個人單曲No Way(門都沒有),以及Nektar樂團的Remember The Future(記住未來)。
2015年播放時,Jobson將組曲改版縮短,2015年的版本總長度1小時57分52秒。原始版本的第12首是Nektar樂團的“Remember The Future (part One)”,在2015年版本被Eloy樂團的“The Light From Deep Darkness”所取代,並新增一首迷幻搖滾的曲子。而原始舊版本的第12至16首都被刪除,依序分別是:
- Remember The Future Part 1 (Nektar樂團) , 長度16分40
- ) “Images of the Past“
- ) “Wheel of Time“
- ) “Remember the Future“
- ) “Confusion“
13.沉重混濁電音開場的“Diesel”「柴油機」(Son of Otis樂團), 長度9分19秒
14.“Karmagrinder”「因果報應粉碎機」(My Brother The Wind樂團), 長度13分45秒。
15.“Neither Time Nor Tide”「歲月不饒人」(Solstice樂團), 長度5分20秒
- “Falling Out of A Dream” 「從夢境墜落」(Steak Number Eight樂團), 長度4分鐘。這首咆嘯黑金的曲子已被Jobson重複選入第3支絲絨組曲,即Sumika命名的《尤克里斯王子組曲—That’s what the wise lady said》,也在本網站介紹過。
2015年播放《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在9/27-10/2,時間點橫跨了台北地下絲絨的受難日(被房東逼迫關店)。
到2016年播放時,Jobson將改版的組曲重新命名為:《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組曲》,發表在官網上。Sumika最初命名的《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可視為後來修訂版本的原始版本。Jobson後來也表示他對這支組曲有特別的情感,是否要改版,他不無猶豫……。
這裡先說結論,改版其實是不智的作法。
Remember The Future Part One (by Nektar)
❀兩種命名:Sumika的《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與Jobson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組曲》
Sumika的命名是取組曲本身蘊含的戰鬥精神,既呼應兩首精選曲Remember The Future和Fight By Your Side,也藉主標題和副標題詮釋組曲高昂鬥志的精神。
Sumika轉化西洋繪畫來為這支組曲設計的插圖(見上圖),兼顧上述音樂要點,更蘊含自己從小對正義的信念,一路無悔支持Jobson投入對抗誠品的漫長訴訟之路,對地下絲絨遭受的命運報以熱切和全方位的聲援,與子同袍/與你同行的革命情感。正如後來有人形容的——Sumika是Jobson「肝膽相照的朋友」——在這幅圖表露無遺…。
而Jobson後來的重新命名,則是取該組曲第一首歌Natural Thing的原始出處—Pink Floyd樂團的名曲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從許多層面來說,第30支絲絨組曲《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與第41支《絲絨安魂曲》,就精選曲目和挑選播放的時機,應是隱含了組曲創作者Jobson的初衷和當時的處境。前一支組曲有高昂戰鬥意志前進的蕭颯,後者《絲絨安魂曲》則瀰漫了末世頹圮和死亡氣味。一則進取振奮,一則殤逝悼念與致敬。但兩支組曲都寄託隱晦的幽思。沉悶跌至低谷的混聲濁音貫串組曲,間以明亮節奏的曲子,這樣的編排就像衝破隧道黑暗後,有如新生命充滿朝氣,這種堅忍低迷多時後復甦的活力,低沉與高調營造出不同的背景音色。與第7支絲絨組曲《正義組曲—Endormir Les Hommes》一樣,這幾支組曲都是與地下絲絨命運和官司進行息息相關的作品。
“Diesel” (by Son of Otis)
Karmagrinder”(My Brother The Wind)
或許過度擔心這樣迂迴彳亍的行進,會嚇跑耐不住沉悶長達數十分鐘的聽眾,所以Jobson遷就入門者而改版,任意刪除了多首畫龍點睛的曲子而不自知。
修改後的版本後刪除後半場(「柴油機」、「因果報應粉碎機」、「歲月不饒人」、「從夢境墜落」等連續幾首)混亂低迷的背景後,整支組曲也失色不少。亮點的曲子不再那麼迷人出色,就像前一篇文章說明的,有種打算草草結束組曲的倉促感,像直接跳過一場激烈廝殺和奄奄一息,就接到Crashmind(「衝突的心」)。2013-2014年舊版本中原本存在的曲折,為這首Crashmind的出現提供一幅戰鬥殘跡的絕佳背景,在廢墟中站起,邁開大步前進……。枉費了這首Crashmind開頭鮮明的進行曲風格,後來修改的縮水版本讓這首曲子在新版本裡少了著力點!單獨聆聽一首曲子,依然漂亮。可是若從組曲的角度比較新舊版本組曲整體音樂性和互為烘托的關係,精采度卻是舊版本勝新版本。
Neither Time Nor Tide (by Solstice )
❀精神武裝、心理建設
Jobson特別為悼念地下絲絨而編的第41支絲絨組曲《絲絨安魂曲》,2013年的首次播放,就選在地下絲絨受難日那一週。2014年雖沒播放,直到2015年3月9日那一週,但Jobson選播《絲絨安魂曲》的時期,恰好也是Jobson準備出庭的前一週。
在對抗誠品出庭、寫訴狀、找證人…長年纏訟的煎熬中,Jobson透過挑選特別的組曲播放的方式,為自己進行精神武裝,為即將出庭提振士氣,一派輕鬆面對的表象下,藉此提醒自己不忘絲絨之死的前恥。這對必須一個人獨自面對龐大的公司和司法組織進行長期訴訟的當事者來說,既合理也有心理建設的必要。又如耶誕節當週,一般人正準備歡樂派對迎接新年,Jobson寫給Sumika的信裡說他特別挑選鬼悚暗黑的組曲播放,目的就是提醒絲絨的聽眾,地下絲絨已死,控告誠品的官司仍在進行中。這也為上述精神武裝的說法做了佐證。
台北地下絲絨的聽眾在一面聆賞這幾支絲絨組曲時,如果也想起,這支絲絨組曲的編作者Jobson是當時正與誠品展開長期訴訟的原告當事者,那麼,樂迷或許從精選曲呈現的吶喊控訴、風塵僕僕出征的意象中,有格外的領略,而同情共感。
在Sumika心中的《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整支組曲隨著精選曲的鋪陳,音樂隱喻地敘述著一場關乎現實舞台的生命故事,一場起死回生的正義之戰,正在進行,在絲絨組曲的音符旋律和歌詞裡,也延伸在現實的生活中。支撐這一切的,應該就是反骨堅韌的搖滾精神和對正義的信念吧。
例如,《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在第5首David Gilmour早期個人專輯的No Way的曲子和第7首Axe樂團的Battles中間,安排的第6首是Lenny Ibizarre的作品Utopia(烏托邦),猶如邁向一條前進的路,一程兼一程的曲風,風塵僕僕的節奏形成這支組曲前半的一個亮點。這樣的高昂輕快進行的曲子到組曲末尾時,倒數第二首Jobson安排烏茲別克出身的From.uz樂團的Crashmind,與第六首Utopia恰好前後巧妙呼應,「鼓點、戰鼓催促前行, 無畏前進」是Sumika初聽組曲至此在筆記裡寫下的最初印象。這些編排,和聆聽者在最初印象中抓住積極進取的調性,進而命名Remember The Future是聽覺作用進行連環反應,以音樂語彙來說,就是一波接一波的共鳴合聲,編曲者與聆樂者及樂曲在頻率相同的時空剎那心靈交會……。
Crashmind ( 29:25~起 by From.UZ)
附帶一提1972年出生於丹麥的Lenny Ibizarre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Ibiza(伊維薩島)闖出Ibiza 及chillout等氛圍音樂類型的混音藝術師名號後,Café Del Ma的製作人也找他合作。Café Del Mar的幾張專輯有幾首也被Jobson收錄在絲絨組曲。在本網站也介紹過。如1999發行的Café Del Mar Vol. 6專輯裡由Mandalay演唱的Beautiful,被選入第40支絲絨組曲《Femme Fatale組曲》。Café Del Mar Vol. 11的Where Would I Be被Jobson收錄在戲稱為「2008待分解組曲」裡,即後來Sumika命名編號為第36支絲絨組曲的《南國陽光組曲—Rock’n’ Roll Stars》)。不過Ibiza這個詞出現在Sumika和Jobson書信討論中,Sumika知其正確發音伊維薩是後來的事了。(伊維薩Ibiza有「電音派對始祖島」的稱號,是音樂狂歡、天體營度假勝地。)
Lenny Ibizarre也讓人聯想到與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有合作的「音樂整形師」Morimagic。
❀一個夢‧記住未來‧來自黑暗深淵的光
Nektar樂團的Remember The Future在意象和音樂風格上屬於前衛搖滾中的太空搖滾。Remember The Future講述一個盲眼男孩與外星生物溝通的故事。而Jobson於2005年創作過一篇短篇魔幻寫實童話小說《一個夢》。以第一人稱描述一個小男孩在奇幻小島旅行的故事。而Remember The Future曾出現在這篇小說裡。Nektar這張專輯是否直接間接影響Jobson創作呢?
2012年鼓勵Jobson寫作的Sumika寫詩贈Jobson。Jobson回贈這篇小說《一個夢》給Sumika欣賞。(只是想不到,幾年後Jobson又如法炮製,將他的小說創作送給了其他女孩分享)。
絲絨組曲的舊版本裡,Remember The Future與其他曲子形成組曲內在的連貫性(coherence)。甚至連舊版本第6首Utopia和第17首Crashmind(2008年)的專輯封面設計,帶有魔幻想像的童趣,這些分屬於不同年代的創作的音樂,和Jobson在2005年創作的童話小說描述的故事,都有共通點:呈現烏托邦式天馬行空夢想奇幻的世界。
是潛意識同類聚合?或者是Jobson當初編曲(不會早於第一支組曲創作的2008年)時,冥冥中受到耳熟能詳的Remember The Future的故事牽引,以及自己的小說想像畫面所影響,而譜成如烏托邦奇幻之旅的組曲——或許這個主題才是他編這支組曲的最初靈感 ?
但無論如何,從Nektar樂團的另一首Cast Your Fate被Jobson選入他在2008年編製的第一支絲絨組曲,即Sumika命名的《Belladonna組曲—Out of Reach Out of Touch》,2017年被Jobson刪除Belladonna改版後命名為《Prog Ballads 前衛搖滾抒情小品集》。可以得知,前衛搖滾樂團Nektar和這首Remember The Future在Jobson心目中應是具有特別的意義。
但為何這樣一首Remember The Future,在新版本中已被刪除,成為被下架的「夢幻曲」呢?
Nektar樂團由英國籍和德國籍樂手組成,跟德國Eloy樂團有共通點,是1969年成軍並以德國為基地活躍於搖滾樂壇的前衛搖滾樂團,以交響搖滾和太空搖滾類型音樂為主。Remember The Future和The Light From Deep Darkness是1973與1974先後年發表的前衛搖滾作品。難道只是這個共通點,讓Jobson將原本Nektar樂團的Remember The Future由一首長度差不多的Eloy樂團的“The Light From Deep Darkness”替代嗎?
2015年9月底至10月初那一週(即台北地下絲絨遇難日),地下絲絨官網選播的就是《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巧合的是,2013年3/11當週播放的也是這支組曲。至於2013年9月底至10月初那一週(為紀念台北地下絲絨遇難日,Jobson首次播放悼念地下絲絨之力作《絲絨安魂曲》,連續播放兩週,隔一年多以後,如前所說,官司出庭前的2015年3/11當週是第二度公開播放《絲絨安魂曲》。而2015年台北地下絲絨遇難日當週,挑選的又是《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而不是別的組曲。
可見《絲絨安魂曲》與《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兩支組曲的輪播,不會只是純粹的隨機巧合。因為,從2010年地下絲絨遇難日和隨後與誠品官司和出庭以來,最初幾年,與其說被迫關店的記憶猶新,不如說Jobson當時身陷訴訟泥淖中,官司人生正是進行式。而Jobson連頻繁出國,到中國大陸出差旅遊也要記得行李帶著組曲光碟,萬一當地不易上網還得找地方即時上網,以免他的VU Live House網路電台播放開天窗!不只如此,每週接近換檔時間,還要想想該選播哪支與前一檔音樂風格類型不同的組曲,以求節目變化,甚至顧及四季時令的氣氛…,這樣的絲絨主人兼DJ,Jobson還不時就收到法院通知出庭的傳票,纏訟未決的官司當然是現實生活中的切身之痛,而且可能連他在國外的享樂都會被掃興!
那麼究竟為何撤下Remember The Future,換成“The Light From Deep Darkness”?這兩首曲子都屬前衛搖滾的作品,而後者更帶有交響搖滾的氣勢。A曲被B曲代換,是可以理解。但就組曲整體來聽,則不是類型音樂曲目任意代換這麼簡單的問題了。可能就是牽一髮而動全局了。無論從曲名、音樂風格意涵、歌詞和節奏表現比較兩者都不同,Remember The Future is yours…記住未來屬於你,光亮在遠方。這首The Light From Deep Darkness,則可能具多重的呼應:
一、2015年3月,Jobson先向Sumika預告將播放的是「帶有鬼氣的組曲」。開始聆聽當週播放的《絲絨安魂曲》前一刻,Sumika才剛獲知法國朋友意外身亡的噩耗。於是睽違一年多再度迎接如候鳥歸來的《絲絨安魂曲》,在那一刻很遺憾地成為Sumika悼念朋友的安魂曲。聆聽的同時,Sumika為組曲寫下新的副標題Requiem as a light in the dark,在日後寫給Jobson的信件,提起這件當時法國大幅報導的飛機事故和對副標題的感觸。as a light in the dark寄渺小的希望於黑暗中,這是否啟發了Jobson的靈感火花,將對地下絲絨官司命運的意念轉為“The Light From Deep Darkness”—從黑暗中瞥見絲絨未來的光亮希望?還是,只是因第二首Nothing Else(Archive樂團)歌詞也提到darkness?答案在風中…
二、組曲第一首曲是從Pink Floyd樂團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來的。是Pink Floyd樂團向前團員席德‧巴瑞特(Syd Barrett)致意的曲子。而Jobson當然熟知這首經典搖滾曲出自專輯 « Wishing You Were Here » (盼你在此)。Syd Barrett年輕時音樂才華已鋒芒畢露,卻在樂團成名的壓力下染毒毀了一生,團員對Syd Barrett發出惋惜之聲…。這首歌是一則名符其實的殘酷搖滾啟示錄!對於2010年10月發生關店事故的地下絲絨搖滾餐廳來說,也像是一則寓意深遠而赤裸裸的殘酷搖滾啟示錄!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由後來替代Syd Barrett的David Gilmour所譜寫。歌詞則由少年時期以來的好友及創團團員Roger Waters填詞。帶點晦澀的歌詞隱喻曾經才華洋溢的年輕人,靈魂閃耀如鑽石光芒,如今卻闇黑空洞已不成形。這不就像地下絲絨曾經是台北男男女女流連尋歡的夜店,搖滾樂團和舞曲聲中輝煌迷醉的VU Live House的命運嗎?流金歲月因誠品的片面毀約嘎然而止!
Jobson一手創立熱愛的搖滾樂餐廳事業,遭受突然關店、房東損毀器材設備的打擊,和隨後走上刑事民事訴訟之路,Jobson曾向Sumika表示,絲絨對於他來說,宛如一靠近便會將他吸入深淵的無底黑洞…,令他想遠離……。Jobson的那番話更讓Sumika想來心疼不已……尤其男人心路歷程的轉化與調適,往往難以向外人道……寄託在一生摯愛的音樂裡,也許是一種心靈昇華的途徑。
再來談命名,Sumika是最初為所有絲絨組曲命名的人…2013年8月5日Sumika在寄給Jobson的第236封信(〈幸運時光 Lucky Time (S的第236封信) 〉)裡,建議Jobson為自己編的每一支絲絨組曲取個名字:
「就給組曲一個名字,
儘管你很少這麼做的,
命名就是創造的開始。」
想必Jobson接受了Sumika的建議,於是三個星期後,就看到Jobson寄給Sumika的第282封信(2013年8月 24日發出)清楚地告訴Sumika:
「我現在開始記錄組曲的名字了
這樣才有概念 下次放的間隔是否夠久了
以前沒做紀錄
所以沒概念」
與該封信相關的〈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5封信) 24/08/2013〉後面所附的解說文〈開始命名、紀錄絲絨組曲筆記的師父Jobson,與搖滾小師妹Sumika的良性較勁開始了…〉已提到Jobson許多絲絨組曲的新版本,往往只為縮減組曲的時間長度或是避免沉悶嚇走聽眾,而任意增刪代換曲目,但舊版本曲目之間內在結構的完整性和組曲的優點特性,也由於過度的修飾增刪曲目而喪失了。這一點組曲大師也許不能認清,但也許是已明知卻依然選擇遷就入門聽眾,因為擔心曲高和寡,精心編製的絲絨組曲沒人捧場了!
「後出轉精」的法則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創作。許多絲絨組曲的版本也不例外,甚至因被動過太多手腳,結果是損大於益而得不償失。這是本網站一貫的主張,不服氣的人,當然也可以進行絲絨組曲新舊版本比較。
從曲名也看出某些挑選歌曲的端倪,例如前一篇文章介紹過本組曲的第九首What they want (Is my life) 由波蘭的 Believe樂團所唱,這樣選擇樂團,是否與第一首歌的樂團Innocence在發表Natural Thing單曲後,同年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名稱Belief有何關聯或純粹巧合?
至於組曲裡的咆嘯死金歌曲“Falling Out of A Dream”,也被選入《尤克理斯王子復仇組曲—That’s what the wise lady said》。Axe樂團1978年的Battles選入本組曲第七首,後來又重複選入2015年首播的第57支絲絨組曲,即首播時Sumika便命名的《風中之塵組曲—Nothing Else Matters》。上述“Falling Out of A Dream”是否因發現重複而刪除?也不得而知。
從以下幾點推斷,Jobson編製《風中之塵組曲—Nothing Else Matters》的過程,與《Remember The Future—Fight By Your Side組曲》的曲目有關:
首先,Jobson將Axe樂團1978年版本的Battles挪到這支金屬氣味濃厚的新組曲來。(這種增刪曲目的法則,在後來Jobson偏向於依歌曲類型風格歸類而修改版本的例子中越來越明顯,但聽在熟悉舊版本的Sumika耳朵裡,原本Jobson獨特統合編曲的才華,讓各組曲目跨越音樂類型,而純粹以編排表現和藝術性取勝的,後來許多修改過度的新版本和新編組曲,已淪為類型音樂的教學示範而顯得有點乏味了。也不再充分揮灑他的音樂靈性,真是可惜了。)
其次,第30支絲絨組曲第二首曲名是Nothing Else(Archive樂團)。 而《風中之塵組曲—Nothing Else Matters》恰好挑選了一首金屬樂團Metallica的歌曲Nothing Else Matters(當時Sumika的命名純粹出於直覺,但搖滾小師妹的直覺似乎沒有比師父的命名離譜,甚至可能更靠譜!)。
再說,第30支絲絨組曲的金屬女皇Doro的Fight By Your Side,說不定也觸發他編出以男聲金屬樂團居多的第57支絲絨組曲,而其中如Metallica等等的樂團,可以說與Doro是雌雄相媲美啊!
而且從上述Sumika設計的《風中之塵組曲—Nothing Else Matters》的組曲插圖,不難發現有兩張封面專輯類似的專輯曲子被Jobson選入組曲中,這難道只是單純從音樂性考量來挑選曲子,真的完全沒有從專輯藝術封面得到任何啟發嗎?
如果Jobson編組曲時的挑選樂團、選曲、選專輯,彼此之間都不是上述所推測的直接聯想和選歌,那麼一再的偶然巧合出現在兩支組曲裡,機率也未免太高到如神算了!這情況已不只一次出現在單一組曲裡了…但師父不語,更有可能的情況是,組曲大師Jobson直接否認劇透破哏,宣稱一切都只是臆測吧。
信還是不信好呢?Sumika說過,師父可以擲骰子隨機編曲。這一廂認真聆聽以為嘔心瀝血的結晶,原來可能只是連想法所觸發而靈機一閃,從這個世界瞬間位移到別的次元,這在網路時代更是輕如一舉,山海雲空,抓住一關鍵字就抓住全世界一串搖滾音樂族人來,可不是嗎?
關於絲絨組曲裡的Nektar樂團和Remember The Future以及絲絨組曲裡的Pink Floyd,值得專文介紹,日後陸續推出。本文拉雜地寫,還沒勾勒出隱微難察的心路轉變就已到了最後,還是保留些迷紗比較有趣!
只以2015年縮水的新版本當結語。Total time 1:57:52。組曲總長度很確定,乃因Sumika保留的手動錄音檔,在整支組曲結束後接下來最後幾秒鐘錄到剛換檔的《Morning Silent ―The Sky Has An Answer組曲》。
絲絨組曲播放模式經過Jobson調整後,電腦版的播放系統,在聽眾聆聽完一整支組曲後,即使沒有按Enter鍵做「重整」的動作,但電腦版本的播放模式會自動進入DJ (Jobson那一端)已上傳完成的下一週檔期的絲絨組曲。因此,這個2015年的錄音檔,難得紀錄到切換檔期前後兩支絲絨組曲的尾聲和初響……
綜觀全世界的絲絨聽眾,舊雨新知中,有誰會像絲絨知音Sumika全神貫注從頭到尾欣賞完整的絲絨組曲,就如聆聽一支交響曲而感動共鳴呢?Jobson knows very well. Only Sumika, nobody else. Period.
Cf.
新的陽光海岸三部曲 (S的第93封信) 17/09/2012
〈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09封信) 2013年10月3日〉
絲絨組曲名稱對照—Jobson & Sumika命名對照及Sumika設計的絲絨組曲封面 (1-33)
絲絨組曲命名 Jobson & Sumika命名對照表之2—第34-40支絲絨組曲及Sumika設計的絲絨組曲封面 Naming and design of VU Suites
海洋組曲 Bossa 4 U Suite of Ocean (S的第232-233封信) 29-30/07/2013
海洋組曲 Bossa 4 U Suite of Ocean (S的第230-231封信) 29/07/2013
B面絲絨—Sumika寫給Jobson未寄之信系列 B-side VU—Series of unsent letters to Jobson from Sumika (16 July, 2013)
第 530000 位絲絨的幸運聽眾 Being the 530000th Lucky audience of VU Live House Taipei Official Website (S的第215封信) 9/07/2013
BRAVO! 組曲大師!Bravo! Master of Musical Suites! (S的第210封信) 25/06/2013
尋音人的請求 Request of The Seeker of The Music (S的第193-194封信) 25-26/05/2013
象牙門之夢 54 山之音The Sound of The Mountain 23/05/2013
永遠支持你,Here and there, now and always (S的第172封信) 31/12/2012
附連結:
♫*♥*•ღ♫••**ღ¨♥*••♫•♥*ღ♫••¨*♥*♫*ღ•¨*♥*•ღ♫•♥*¨*♫
One Reply to “記住未來,如鑽石光芒照耀你—第30支絲絨組曲改版的心路歷程探微 Remember The Future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Exploring The Subtle Change of Mind linked To Different Versions in The 30th VU S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