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支絲絨組曲《South Of No North —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在變成「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70’s Rock Ballads》組曲」以前…The 43rd VU Suite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 long before becoming “70’s Rock Ballads”

 

【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

托住眾生的靈魂 Jobson的絲絨組曲 單元 icon

 

2013年11月10日凌晨首次在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VU Live House官網播放的Jobson新編絲絨組曲,是以Philip Sayce(飛利浦‧塞依斯)的Marigold〈金盞花〉為首的組曲。Sumika在初聽當週便命名《South Of No North—漂浪心聲組曲》,翌年,加上副標題成為《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後來編號為Jobson的第43支絲絨組曲。

組曲首播當週,Jobson與Sumika並沒有通信,且這次中斷通信長達一個多月,其間Jobson去了中國大陸,而Sumika去了一趟日本。直到12月5日,Jobson才又再寫信給Sumika。

因此在本網站接續上一封Sumika寄的第318封信(在【B面絲絨—瑪拉利卡三部曲】單元)和Sumika第66篇日記(在【象牙門之夢】單元)之後,依時間順序,介紹包括這支2013年11月10日首播的組曲歌曲在內時,把文章放在【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單元。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是《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70’s Rock Ballads》的原始版本

 

誠如前一篇聆樂筆記所寫,2013年首播原始版本的總長度為1:58:42。2014年第33週(8月9日至8月16日)當週播放時,Sumika聆聽組曲後寫了〈South Of No North漂浪心聲〉為標題的信寄給Jobson。2014年播放原始版本和第二版,第二個版本的長度是1:43:56。

 

2015年第23週(5月19日至5月24日),當週Sumika在5月22日紀錄播放了2015年出現更短的版本,長度為1:41:52,Jobson已將原版本最後一首Neil Young的Drifting Back刪除,另一篇〈Drifting Back回到原來的地方—《South Of No North —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中此曾在的「幻影曲」〉會再談到。

 

到了2017年,《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成為被Jobson形容的《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70’s Rock Ballads》)。後來可以看到Jobson在網站貼文同樣出現「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的字樣,但他將組曲名改為《70’s Rock Ballads II》。

 

因此本網站提到Jobson的命名,有時寫《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70’s Rock Ballads》,或寫《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70’s Rock Ballads II》兩者皆有。當然絲絨聽眾也可以將Sumika與Jobson先後命名的名稱一起對照,兩種觀點切入詮釋組曲,去欣賞這支以迷幻搖滾取勝的組曲,才是重點。

 

不斷改版和不斷修改組曲名稱,大概是隨絲絨主人Jobson的心情而定。可以想見,今後每年他大概還會繼續將每支組曲的中英文名稱稍微修改,或甚至重新命名到讓你認不出來她的前生都有可能吧。

 

換句話說,本網站用來對照的Jobson自己所命名的組曲名稱,很可能在他三度、四度修改取名當中成為過去式(包括一再撤換舊曲,換上新曲,微調修改版本…)。

 

◎從《絲絨組曲聆樂筆記》看出絲絨組曲選曲方式和創作完成年份

本組曲精選第一首是Marigold〈金盞花〉(本單元介紹過,請參照〈絲絨組曲名稱Sumika & Jobson命名對照之3 第41-47支絲絨組曲及Sumika設計的絲絨組曲封面〉。

精選1 

Marigold by Philip Sayce

 

這首歌由吉他手與詞曲創作歌手Philip Sayce所唱。他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現居加拿大多倫多,曾翻唱過1970年代英國藍調搖滾樂團Ten Years After(十年後樂團)的“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我想改變世界)

 

巧合的是,《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的第二首, Jobson挑選的就是Ten Years After樂團版本的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出自1971年發行的A Space In Time”專輯,也是該樂團最暢銷名曲,由該樂團主唱和吉他手Alvin Lee填詞譜曲和主唱。

 

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 43th VU Suite 漂浪心聲組曲 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 70's Rock Ballads

 

Jobson是從Philip Sayce的翻唱而得到挑選這首歌的靈感,找來原唱的清新版本當作第二首歌嗎?這顯然是很有可能的事。而在這支有浪子風格的《漂浪心聲組曲》,出現一首Twink樂團在1970年推出的迷幻歌曲 “Suicide”(自殺),過沒幾個月,2014年Jobson在台北地下絲絨官網發表一支新編完成的組曲,即第45支絲絨組曲,被Sumika命名為《微光小品組曲—A Strange Kind Of Love》,開場第一首歌選的就是Twink樂團的You Reached For The Stars(你摘到了星辰),可見這些選曲彼此有著微妙的關聯。

 

精選1

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 (by Ten Years After, 1971)

 

介紹搖滾、節奏藍調等經典名曲、挖掘被忽略或當時評價過低卻精彩的好歌,這些都是Jobson挑選曲子的標準,當然毋庸置疑。但正如本單元前面文章舉過其他歌曲的例子,乍聽下,似乎主要以蒐集風格同類型曲為原則來揀選編曲,或找出樂器演奏或音樂風格類似者互相烘托,但實際上,即便誇口接觸的音樂類型很多的Jobson,面對茫茫數百萬首歌曲大海,許多專輯名稱或曲名甚至歌詞也成為Jobson找歌選曲的關鍵字詞和編組曲的靈感來源。

 

尤其Sumika是第一位為全部絲絨組曲命名的人,自2012年起,邊聆聽邊寫下《聆樂筆記》,再分別將各支絲絨組曲的精選曲名、樂團名、專輯或單曲發表年代與音樂類型等等列成表格建檔。從這些絲絨組曲清單檔案,看得出一些關鍵詞的連結,絲絨組曲之間微妙的關係也自然地浮現出來。

 

懷著等待久違候鳥歸來的心情,期待每週換檔的組曲,最珍愛所有絲絨組曲的Sumika為台北地下絲絨每週播放的組曲勤作的音樂功課,包括每年度依每週順序,將地下絲絨官網播放的組曲記錄下來,有時詳細到換檔起訖的日期、甚至各版本的長度,加上自己聆聽初次最初略的印象…,搖滾小師妹紀錄的內容,比師父Jobson的還完整詳細。

 

2016年以後Jobson自己重新命名的組曲名稱,多半依音樂類型分類的組曲系列,但一下子標為Suite IV 可能隔年被Jobson標記成Suite III,或者原本叫做陽光海岸三部曲之首部曲Bossa Nova I,後來改成Bossa One…諸如此類。且Jobson一再挪移和改版的過程,和組曲被分解的前後,組曲的音樂性格特色,反不如舊版本鮮明,在順序上難免會搞混,故而在名稱上顯得不統一吧。Jobson重新命名的組曲名稱,多半依照音樂類型取名,而非針對該組曲整體的音樂風格特性。相對於此,Sumika對每支組曲名稱的命名,有更多典故及故事性,多是針對該組曲本身特色兼顧曲目的概述。

 

從許多絲絨組曲完成後首播時的版本,幾乎就能溯源、推斷Jobson編製該支組曲完成的最早時期。Jobson編的第43支絲絨組曲,從2013年發表幾支新編組曲的時間順序,及第43支絲絨組曲的第一首(Marigold)和最後一首(Drifting Back)都是2012年才發行的專輯來推論,第43支絲絨組曲不會早於2012年11月完成。

 

換句話說,一支新組曲第一次公開首播的曲目中發行日期最晚的曲子,往往就是推斷該支絲絨組曲完成創作年代的最可靠依據。

 

前述組曲中一首「自殺」。雖說在地下絲絨搖滾餐廳的官方網站【絲絨漫談】單元,Jobson多年前文章裡已在談論搖滾樂時提及自殺,但這支後來新編的絲絨組曲,Jobson挑選這首曲子,前一年冬天Sumika寄給Jobson的信件〈殘酷搖滾 Cruel Rock’n Roll (S的第167封信) 9/12/2012〉,也提到好友自殺及時獲救,兩者之間是否有甚麼關係?

 

以創作者的立場來想,創作者通常不喜歡將自己的創作與其他已知的作品做很清楚的連結,即使受過啟發而靈光閃現,也多半傾向於否認自己的創作受到外來的影響,而多半會主張是出於自己的構思和創見吧。

43 VU Suite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 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 70 Rock Ballad (2)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命名與布考斯基和Jobson & Sumika的關係

 

組曲標題South of No North(無北之南)其實是美國作家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 1920-1994)的小說書名。這標題兼顧作家的浪子桀驁不羈的性格,同時反映同一時期Jobson與Sumika兩人的瑪拉利卡(Malalikap——書信交流和知音的心靈共鳴)與組曲相互關連的內容。因此命名和組曲插圖的最初設計(見上圖),Sumika挑選布考斯基的照片、名言和書籍封面為設計,漂泊浪子放浪不羈的追愛(尋歡)人生…。

 

後來Sumika為本組曲設計的第二張插圖(見下圖),則是精選組曲中幾張專輯藝術封面來編排,相信從中也能領略類似意象反覆的趣味和這些被Jobson選入組曲的關係吧:

43 VU Suite South of No North- Eternal Search 漂浪心聲組曲 曠美璞真 albums

 

布考斯基是德裔美籍詩人、小說家,描寫社會邊緣人生活潦倒與酒、色、貧困為伍,在早期並不是主流作家,直到1986年被《時代周》評價為「美國下層階級的「桂冠詩人」。

 

Jobson在2013年來信提到很欣賞布考斯基,想模仿他的寫作風格,還跑了幾趟書店,甚至到當時正在打官司的對頭被告誠品書店詢問,都沒能到手布考斯基的書。於是Jobson詢問Sumika能否幫他弄到書。其實當中文版翻譯已絕版了。Jobson接連寄來的信還附上網路找到的〈鎮上最美麗的女人〉等幾篇布考斯基的短篇小說,與Sumika分享。

 

Sumika在2013年8月27日及28日以〈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作為信件標題寄給Jobson的第277封及第278封信相關書信群,其中一封在精選曲後所附的解說文〈一手寫白天,一手寫黑夜的Jobson〉也說明布考斯基Bukowski的名字如何成為Jobson與Sumika之間的又一關鍵字。

 

Bukowski 4 books Letter to Jobson 310

 

實際上從2012年起,直到2013年12月19日Jobson和Sumika第一次見面以前,兩人僅以email寄給對方自己的照片。而一年半的數百封書信往來中,Jobson重啟交往後,看得出對於正言不諱的Sumika的信任,甚至把Sumika當成如同他的小秘書一樣看待了。師父交代的任務,搖滾小師妹兼小書僮「使命必達」,很快地將四本絕版的布考斯基小說到手!因為譯者正是Sumika的好友!

 

當初Jobson向喜愛閱讀的Sumika說出「要買一個死掉的作家」時,他想也想不到,兩人之間已存在的許多精準巧合又添了一樁!被詢問的Sumika也沒料到。但Jobson與Sumika兩人的地下絲絨故事,就是這樣注定了,這些是只存在於Jobson與Sumika這默契十足的兩人之間才可能發生的精準巧合!所以Sumika在回給Jobson的第288封信,沒有點破,只是欲言又止地暗示他:

世界真是不可思議終有一天,會輪到你來直呼不可思議,surely. 真的,相信我,Jobson,我絕不騙你,以我之名。

 

隨後在2013年9月3日寫下卻始終沒寄給Jobson的信裡,Sumika寫道:

而其實,我最想以及最不想做的,是告訴你書如何到手的過程。這個牽涉到你與我,僅限於你和我的生命交會故事,在你劈頭就來email開頭說:「我想買一個死掉的美國作家」央求我幫你找書的那封信裡,只是再一次證明,100%的精準:那一端如果是你,那麼,這一端就必然是我!沒有別人,必然的巧合,巧合之必然隨你怎麼說,怎麼否定!

——B面絲絨—Sumika寫給Jobson未寄之信系列 B-side VU—Series of unsent letters to Jobson from Sumika (3 September, 2013)

 

直到在2013年10月21日的信件,Sumika第二度表明決定要離開Jobson時,才終於和盤托出這段巧合…。

 

然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支新組曲就首播了。Sumika後來為這支浪子風格的組曲定名為《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首先是從初次聆聽首播的心得感想而來。命名圍繞在組曲的迷幻漂泊風格和編曲者的浪子性格,不僅有向布考斯基與Jobson致意的意味,後來加上的副標題,取其中一首Eternal Search也一語雙關,既暗示Jobson這位永遠追尋的浪子,也隱含了Sumika作為「永遠的絲絨尋音人」珍愛Jobson每一支絲絨組曲並且永恆探尋(Eternal Search)、永遠追隨的態度,將兩人知音共鳴的關係,以多重寓意的方式鑲嵌在這支組曲的中英文命名上…。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的原版曲目,可參照本單元前一篇:〈2013年第46週絲絨組曲聆樂筆記《South Of No North —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首播 10/11/2013。從曲目清單可知,在原本總共21首曲子的原始版本中,美國迷幻民謠團體Six Organs of Admittance就佔了四首:Close To The Sky, Shelter from the Ash, Piedras Blancas, Coming To Get You這幾首歌的加入,一如其他幾首迷幻搖滾歌曲,為組曲營造出很接近布考斯基式(或者,也同時是曾經在信裡自稱有自我毀滅傾向的Jobson)的頹廢浪子基調…。

 

精選1

Close To The Sky by Six Organs of Admittance

 

2013首播無機會和Jobson聊聆聽的心得,2014年8月這支組曲第二回在地下絲絨VU Live House播放,像候鳥一樣久違重逢,Sumika聆聽後便以〈South of No North漂浪心聲〉為標題寄寫信給Jobson,說明命名為《無北之南——漂浪心聲組曲》的來由。在2014年8月11日該封信還提到:

在這個多首喜歡的組曲裡,如果我只能問你一首曲子,

無疑地是第18My Favorite你會大方地告訴我曲名?)。

但就像很多組曲,我最喜歡的歌曲偏偏都不知道名字

 

 

隔天Jobson來信,便送給Sumika三朵「絲絨玫瑰」——包括這支組曲第18首The Re-Stoned 樂團的Eternal Search。這是後來Sumika將本組曲的副標題定為Eternal Search的原因之一。

 

在2014年8月11日同一封信,Sumika也好奇地詢問師父,為何1970年代產生那麼多經典的音樂作品︰

「這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問題…1970年代這個年代。

因為我發覺自己偏愛1970年代的各種類型曲子,相對於我更熟悉的80年代和90年代而言。

我喜歡,無非是許多樂團那個年代創作的樂曲聽來都更耐聽

1970年代,真是謎團

通過認識那年代的東西歐亞,就有可能解開這迷團嗎?

所以我一直想找機會問你,你對70年代(當然尤其是音樂方面)的印象和認知。」

 

從Jobson後來的改版和重新命名組曲,或許嬉皮迷幻搖滾、狂放不羈的1970年代,是當時適逢青春年華的Jobson心目中的「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吧。這樣的命名,其實是師父Jobson給永遠的搖滾小師妹Sumika的回答嗎?

 

或者,「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其實也是對Jobson和Sumika兩人地下絲絨知音故事的一種詮釋?

 

精選1

Suicide” (by TWINK, from the debut album “Think Pink”, 1970)

 

◎Many years after… “Sumika of no Jobson” & “Jobson of no Sumika”

 

如前一篇聆樂筆記Sumika喃喃自語的︰「他知道“South of No North”嗎?而我很清楚“Sumika of no Jobson”是一個怎樣失去定位座標後的生命情境…。“Jobson of no Sumika”, make you feel fine, Jobson?」

 

三年後,2015年11月,Sumika傷心地寄出以Pink Floyd的〈High Hopes〉為標題一語雙關的最後一封信給Jobson後,Sumika已真的離開了Jobson……。這是第三度也是最後一次Sumika離開了Jobson。對Jobson和台北地下絲絨及絲絨組曲來說,進入一個階段:「無Sumika的Jobson地下絲絨與絲絨組曲」(Jobson’s VU Live House & VU Suites of No Sumika),但Jobson恐怕直到在時隔多月後在2016年4月23日寄出長信給Sumika卻沒收到回音之後,才真正認清了最最欣賞他、最珍愛絲絨組曲的Sumika已真的離開他的事實……

 

Jobson的第43支絲絨組曲《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在Sumika心目中是充滿Jobson影子的作品。《無北之南—永恆追尋的漂浪心聲組曲》,就像對其他組曲那樣,Sumika以錄音存檔保留了Jobson作品永遠的首播樣貌和原版最初的精選曲目順序編排。一如Sumika以命名來隱喻兩人的情誼和故事,這個如今只存在於本網站【絲絨之問 The Velvet Underground Taipei Story】,卻絕不會被Jobson引用提起的組曲名稱,見證的是一段真心換無情的殘酷搖滾啟示錄,以及一個女人如何以柏拉圖式的愛情愛一個人愛到最後無怨尤!就像布考斯基要熱情的妳大徹大悟的那樣:

 

Find what you love and let it kill you. –Charles Bukowski

 

 

精選1

Eternal Search (by The Re-Stoned, from Revealed Gravitation, 2010)

 

請參照︰Jobson在他的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 VU Live House Taipei官網【絲絨漫談】單元撰寫和VU LiveHouse地下絲絨搖滾餐廳 FacebookJobson Hiiao Facebook所發表的文章,以及本網站Sumika所寫【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單元相關文章、〈關於【托住眾生的靈魂】〉、【B面絲絨 瑪拉利卡三部曲 第一部序曲 第二部戀曲】、【絲絨之問.象牙門之夢】等單元。

Please refer to the articles written by Sumika in the column of ✺ “Holding on the souls of Multitude—Master Jobson’s VU Suites” (【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and Jobson’s article :〈最後留下來的人就是說故事的人〉posted on March 20 2015 in the column of “Essay of Velvet”(【絲絨漫談】), i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Velvet Underground Taipei and the other precious articles around the rock music, history of the music written by Jobson himself, posted in VU LiveHouse Facebook and Jobson Hiiao Facebook.

All songs and images mentioned here: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nded.

cf

2013年第46週絲絨組曲聆樂筆記《South Of No North —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首播 The first broadcasting and the notes of the 43rd VU Suite “Suite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 10/11/2013

我準備貼一些內容 I’m going to post something (S的第318封信) 2013年11月1日

象牙門之夢 65 Malalikap, again 28/10/2013

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15封信) 2013年10月21-22日

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14封信) 2013年10月15日

關於《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About “Holding on the souls of MultitudeMaster Jobson’s VU Suites"

浪子組曲 & 眼含四月春意的女孩 “Suite of The Prodigal Son” & The Girl With April in Her Eyes (S的第289封信) 9/09/2013

B面絲絨—Sumika寫給Jobson未寄之信系列 B-side VU—Series of unsent letters to Jobson from Sumika (3 September, 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8封信) 28/08/2013 *

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7封信) 27/08/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the happiness (S的第266-267封信) 21-22/08/2013

殘酷搖滾 Cruel Rock’n Roll (S的第167封信) 9/12/2012

將靜默贈予聆聽之前──獻給親愛的 Jobson (S的第145封信) 1/11/2012

你是小留學生–地下絲絨今何在? (S的第48-50封信) 15/07/2012

Master Jobson's VU Suites

♫*♥*•ღ♫••**ღ¨♥*••♫•♥*ღ♫••¨*♥*♫*ღ•¨*♥*•ღ♫•♥*¨*♫

 

7 Replies to “第43支絲絨組曲《South Of No North —Eternal Search漂浪心聲組曲》,在變成「曠美璞真的夢幻時代《70’s Rock Ballads》組曲」以前…The 43rd VU Suite “South of No North—Eternal Search”, long before becoming “70’s Rock Ballads””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