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de VU—Trilogy of Malalikap 2 Suite d’amour B面絲絨—瑪拉利卡三部曲 第2部 戀曲
* * * * * *
J的第356封信 收件人:S 2014年3月8日 下午6:34
* * * * * *
無所不在 (S的第356封信) 2014年3月9日 下午3:51 收件人:J
Ubiquitous (S’s 356th letter) 9/3/2014 AM3:51 addressee: J
親愛的Jobson,
是啊,千山萬水尋覓,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尋尋覓覓千百度,是因為,一開始就動心了。而不是因為看了千百回。
而音樂,也往往一開始就從組曲裡感動了,對他在組曲裡特別位置的存在有感。
聽了千百次,由陌生變熟悉而日久生情,可能只是淡淡的喜歡,不如前者情深意濃而真切。
你的絲絨組曲也不只是因為熟悉成習慣,不然,坊間太多轟炸的歌曲、污染耳朵的噪音,應該都會讓人愛上才對。
常常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你試吃後端出的佳餚。一首曲子,如何成為提味的重點調味料,巧妙扮演襯托另一首主調音樂的配角,那是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怎樣的味蕾,品嘗判斷出怎樣放可以很對味,而怎麼熬煮,把強弱火候調到一席菜裡柔軟而軟到能如口即化,強又後勁衝頂,卻都餘味十足。
想像你所經歷的那個過程時,對我來說又如置身在千層撥撩的迷紗裡了…
像一封信,原本只不過纖纖手指一按,就能平安送達到你眼前的,也寄得曲曲折折。
在訊息部分被剪輯的地方,打開【檢視整封郵件】,
copy,轉貼,儲存,然後傳送。
這種回歸類比的行為本身,讓身體慢了下來,讓思緒不得不隨著一個個步驟,停頓、再前進。
每一個步驟裡,都是堅定的message:
這,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說,予,你,知,的,話。
尋找那些已在組曲裡初相遇和似曾重逢的曲子,過程多少類似這樣的歷程。
方便的網路世界裡,多麼容易不耐而讓人輕易放棄,卻願意一次又一次找,因為,一句句詠歎演奏的,都與我的耳朵共鳴在獨特的絲絨時空下,心靈起漣漪,一回又一回地蕩漾。
有時,心境恰好空出來,適時與之同歡或感謝有音樂的陪伴,正是你所形容的,絲絨讓那些歌曲與我的生命連結在一起了…
他們成為我生命裡不可分開的一部份了,於是更促使我想去追尋,眾裡尋他千百回,想知道他的來處,知道他的名…。
曲曲折折,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可那不願早早放棄的心,也只不過是因為,還樂觀地相信達文西說的:
尋找,就一定能找到…。
也只不過是因為,那個歷程其實也是回饋的旅程了。
尋到了,哦,原來是在自己誕生的年代,曾經輝煌而且燦爛的生命。
那個歷程,也是去認那個讓自己感動的生命之來處,認一認他的名姓,道聲感謝。
然後,你這絲絨組曲主人的最大貢獻(之一),可能還讓人交了兄弟姐妹,認一個家族,也許是狼族,或者就是浪子,在回溯他們身世的過程,照見自己的身形,原來就是似曾相識,在生命底處的秘密。找到的是自己(他者);或是想要成為的自己(他者)…。
這是在單獨一首歌裡很難辦到的…
歌者不只是唱著歌者的心聲,而是唱著聆聽者的心曲。
與他人邂逅,與遠方共鳴。
那應該就是每個遠方期待的,而自己尋覓的歷程,也就成了回應遠方的回聲之旅。
以心靈的感動回應。
而你常常帶給我這種感動。
現在我有興致,還有無眠的心,就敲下最直接的回應了,而回聲(漸層擴大如絲絨大海的回聲),將會為知音現聲回來的!
Have your say…
sumika
( 新組曲在倒數中了… 耶!! )
* * * * * *
J的第357封信 收件人:S 2014年3月13日 下午11:14
* * * * * *
.
♫*♥*•ღ♫••**ღ¨♥*••♫•♥*ღ♫••¨*♥*♫*ღ•¨*♥*•ღ♫•♥*¨*♫
Note 解說文 :
回應遠方的回聲之旅 Trip of Echo in responding to the far
2021.6.30 (before July Morning…)
Jobson與Sumika兩人的書信交往,終於有一段時期寫給對方的書信數量是同步的了:上述Jobson和Sumika寫給對方的信件,都來到了第356封(Jobson信件全文,見前一篇貼文所附)。下一封信也一樣。
Jobson和Sumika的幾封信內容,再次應證了兩人這種往復的malalikap瑪拉利卡──在書信裡彼此心靈交流,從字裡行間激盪出創作的意念,共鳴迴響。
與上述書信同時期的2014年3月9日至3月15日當週,VU Live House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官方網站播放的組曲,是《耳畔迴旋組曲─Chanter dans tes oreilles》。
《耳畔迴旋組曲─Chanter dans tes oreilles》前一回播放,是2012年12月10日當週(2012年度第50週〉,組曲標題即當時首次聽到這支組曲後Sumika命名的。最初只以法語取名為“La Suite Chanter Dans Tes Oreilles”(意思是:在你耳邊歌唱組曲)。中文標題《耳畔迴旋組曲》是後來才添加的,請參見隨後Sumika寫的第357封信。
Sumika依聆聽絲絨組曲在VU Live House地下絲絨搖滾餐廳官方網站播放的順序,將《耳畔迴旋組曲─Chanter dans tes oreilles》編號為Jobson第22支絲絨組曲,排序在第21支《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之後。
本網站介紹2012年兩人相關書信時,已介紹過《耳畔迴旋組曲─Chanter dans tes oreilles》前兩首精選曲:
第一首Aftermath〈後果〉,法國樂團「大溪地80」演唱。
第二首Until We Say Goodbye〈直到我們告別〉,Joe Satriani的演奏曲。
☆ 回聲般的"愛就在這裡" Love Is Here as an echo
上述兩首都是2000年以後創作的曲子,這裡再介紹組曲第10首Love Is Here〈愛就在這裡〉。這首歌名與寫信當時Sumika對Jobson滿懷的愛意和思念以及Sumika聆聽絲絨組曲的感動,毫無保留地傳遞到遠方,彼此相應如回聲。知音以筆代心,藉書信與Jobson的創作及作品共鳴……。
♫ Love Is Here by Blue Mountain Eagle, from “Blue Mountain Eagle”, 1970
Love Is Here 〈愛就在這裡〉是出自美國迷幻搖滾樂團 Blue Mountain Eagle《藍山鷹》在成軍第二年的1970年發行與樂團同名專輯的第一首。但樂團在同一年解散,短命如火花耀眼轉成煙。唯一的專輯在2011年重新發行CD。迷幻搖滾風格的Love Is Here有一股年輕直率而放浪,也是Sumika歸類的「浪子歌曲」(參見Sumika下一封第357封信)。
☆Jobson 進行中的編曲計畫 Jobson’s big project of composing VU Suites
2008年Jobson開始編創絲絨組曲(VU Suite)以來,到2014年3月當時,作品總數量還不到53支組曲,還不足以讓每支組曲一年只播放一回(以每週一檔的頻率來計算,一年52週)的程度。自從2012年Sumika出現後,一方面 Sumika關心台北地下絲絨與房東誠品企業的官司訴訟,同時也常在信裡鼓勵Jobson編製絲絨組曲和寫作。而Jobson在下一封第357封信裡表示「完成一年份量」是他的「心中大事」,完成可播放一年以上的組曲數量,每支組曲「一年只聽到一次」,「成就感不低於開一間LIVE HOUSE」。絲絨主人Jobson連續的幾封信,正是他對最支持他的絲絨組曲知音Sumika的誠摯回應(response…)
有的絲絨組曲在一年內重複播放過兩回,使得其他組曲沒能出現在當年度播放清單。《耳畔迴旋組曲─Chanter dans tes oreilles》正是少數睽違一年以上才播放的組曲。
組曲播放間隔超過一年,主要原因是新編組曲完成後首播時,Jobson偏好連續播放兩週,相對於一些舊組曲已播放幾年,聽了很多次,剛上的新菜餚又是自己精心烹調,嘗鮮細細品味就是很愉悅的聽覺享受。同時,Jobson還習慣藉由邊聆聽公開亮相的曲子,邊調整曲目和順序。儘管有時在新組曲登場時他似乎胸有成竹,宣稱是定版了,但求好心切,播放當週還是可能一再微調整才善罷甘休。
播放延遲超過一年,還有其他原因,包括Jobson自己沒有紀錄每支組曲播放的日期,不確定前後兩回相隔多久;此外,選播哪支組曲,有時憑適合當令寒暖季節感,又或者只是直覺想聽,反映個人心境與他所處的時空環境。
作為師父認證「最忠實的絲絨組曲聽眾」,搖滾小妹Sumika不僅每週會撥出時間仔細聆賞絲絨組曲,只要情況允許,還會寫下絲絨組曲的音樂筆記。筆記的多半是換檔後久違重逢或初次聆聽組曲的感動,內容粗淺潦草、不加修飾,甚至也不諱言表達某些純粹聽眾的直覺建議。但那些筆記幾乎同時記錄了每週播放組曲名稱與當年的週數,甚至詳細到換檔起訖日、網站計數器上記載的地下絲絨網站瀏覽總人次、在線人數及今日瀏覽次數等訊息。
Sumika寫完上述3月9日的信,當天晚上終於有空聆聽絲絨組曲,打開地下絲絨搖滾餐廳 VU Live House官方網站,當時紀錄如下:
VU 538306 ︱ 4人在線 ︱ 今日27vu
熱鬧的線上同樂搖滾趴,說到底還是組曲大師Jobson所賜啊!
Please refer to the articles written by Sumika about this VU Suite in the column of ✺ “Holding on the souls of Multitude—Master Jobson’s VU Suites” (【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and the other articles written by Sumika in this website ✺“Be-Side VU—Trilogy of Malalikap” and ✺“On Justice•Dream of Gate of Ivory”, and also, refer to the articles written and posted by Jobson (alias Jobson Hiiao, Jason HS) in the column of “Essay of Velvet”(【絲絨漫談】)i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Velvet Underground Taipei and the articles posted by Jobson Hiiao in VU LiveHouse Facebook and Jobson Hiiao Facebook.
請參照︰「永遠的絲絨尋音人」Sumika在本網站所寫【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單元相關組曲的文章和歌曲、〈關於【托住眾生的靈魂】〉、及【B面絲絨― 瑪拉利卡三部曲 第1部序曲 第2部戀曲 第3部 終曲】、【絲絨之問.象牙門之夢】等單元文章;也請參照Jobson(又稱Jobson Hiiao= Jason HS)在他的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 VU Live House Taipei官方網站的【絲絨漫談】單元撰寫的文章和播放的組曲,以及他在VU Live House地下絲絨搖滾餐廳 Facebook、Jobson Hiiao Facebook等社交平台發表的文章與精選曲。
Cf
無所不在 Ubiquitous (S的第355封信) 8/3/2014
無所不在 Ubiquitous (S的第352-354封信) 2014年3月8日
愛在天涯 Lov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S的第350-351封信) 8/3/2014
法律救濟兩樣情 Legal relief, same actions different results (S的第297封信) 16/09/2013
法律救濟兩樣情 Legal relief, same actions different results (S的第295-296封信) 14/09/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2封信) 24/08/2013
BRAVO! 組曲大師!Bravo! Master of Musical Suites! (S的第203封信) 12/06/2013
象牙門之夢39 從此海角天涯 Henceforth, the world of us has come to the end 16/12/2012
相思最難醉 ──給親愛的Jobson (S的第169-170封信) 14, 16/12/2012
象牙門之夢 20 心交—En affectant 9/09/2012
♫*♥*•ღ♫••**ღ¨♥*••♫•♥*ღ♫••¨*♥*♫*ღ•¨*♥*•ღ♫•♥*¨*♫
One Reply to “無所不在 Ubiquitous (S的第356封信) 2014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