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de VU—Trtilogy of Malalikap 2 Suite d’amour B面絲絨—瑪拉利卡三部曲 第2部 戀曲
* * * * * *
J的第322封信 2013年10月5日 下午11:00 收件人:S
* * * * * *
留住一切親愛的 (S的第310封信) 2013年10月6日 上午12:59 收件人:J
Hold Everything Dear (S’s 310th letter) 6/10/2013 AM12:59 addressee: J
親愛的Jobson,
你終於想到要讀布考斯基了,
我早就幫你準備好了。
不必再去找了。
當時你一問我,不到一禮拜就把書搞定了,
嘿嘿,這不是容易的事,
確實已經絕種的人。
但我說過,你找對人了!相信我!
但來點最特別的,
也為了證明我所言不假,
隨信附上一張照片,
你瞧瞧,就知道我的本事(只有這麼一點點)。
得請你耐著性子,
但也要請你稱讚我一下下,嗯,效率這麼高!
可是呢,
我不曉得得我怎麼又變成沒名沒姓的,
你這是對誰說話、跟誰寫信啊?
是因為我說你對我的想像,會不會高興得太早了些…
把你嚇了一跳?
我不是何方神聖,只是單純的平凡人,
恐怕真會讓你大失所望了(如果你的期望過高)..
或者你也有想像過度的時候吧。
不過,你又像是未卜先知,
我才準備寫信問你誠品假處分的事情…
你就來信說明了。
那個退休檢察官跟你連絡了嗎,願不願意幫你忙?
聽你描述和他見面的情形,
感覺…也是會讓人不放心。
上次信裡沒回答你對這週組曲的看法,
因為這組曲該由你自己細細與絲絨對話。
況且我自己沒有能力回答,
既有氣勢有磅礡,又有繁複有細密,
這已不只是選曲的功力而已了。
在白天沒時間聽的份,留到深夜裡靜靜地聽,
終於對組曲的這個版本熟悉起來。
而下一週的呢,
會是沉澱後的精煉選粹?
秋意漸深而樂(ㄩㄝˋ)趣依然清新如初。
sumika
* * * * * *
J的第323封信 收件人:S 2013年10月6日 上午9:49
J的第324封信 收件人:S 2013年10月6日 下午5:04
J的第325封信 收件人:S 2013年0月6日 下午6:16
J的第326封信 收件人:S 2013年10月7日 下午1:27
J的第327封信 收件人:S 2013年10月7日 下午1:30
* * * * * *
♫*♥*•ღ♫••**ღ¨♥*••♫•♥*ღ♫••¨*♥*♫*ღ•¨*♥*•ღ♫•♥*¨*♫
♫ Neptune Is Dead (by Altar of Plagues)
The Irish black metal and post-metal musical group “ALTAR OF PLAGUES” was established in 2006. After 3 studio albums, disbanded in 2013. “Neptune Is Dead” is the first track of their second album “Mammal”.Brandon Stosuy of Pitchfork selected Mammal as 18th album of the top 40 metal albums of 2011.
“Neptune Is Dead” was featured in the 41st VU Suite of Jobson’s works. Besides this track, the last track “Feather and Bone” of this album was also selected in the same Suite by Jobson Hiiao, the former owner of the Velvet Underground Taipei VU Live House, then was introduced by Jobson i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VU Live House.
Please refer to the articles written by Sumika about this VU Suite in the column of ✺ “Holding on the souls of Multitude—Master Jobson’s VU Suites” (【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and Jobson’s article posted in the column of “Essay of Velvet”(【絲絨漫談】)i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Velvet Underground Taipei and the articles posted by Jobson Hiiao in VU Live House Facebook and Jobson Hiiao Facebook.
逝者安息——聽絲絨安魂曲中「瘟疫祭壇」的〈海王星已逝〉,為新冠病毒肺炎逝者鎮魂
在「一文一首」的〈精選曲〉介紹單元,配合上述2013年Sumika寫給Jobson的第310封信內容,介紹的歌曲Neptune Is Dead(海王星已逝)。
這首歌是由2006年成立的愛爾蘭黑金樂團Altar of Plagues (瘟疫祭壇樂團)創作發表於第二張專輯”Mammal”(哺乳動物)。這張2011年推出的專輯曾獲得權威音樂雜誌Pitchfork評價為2011年度最傑出的40張金屬專輯中的第18名。
”Neptune Is Dead”(海王星已逝)後來被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主人Jobson選入在他所編製的一支新組曲《絲絨安魂曲》。自2013年九月底,在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VU Live House官方網站首播,為期兩週,恰與上述信件當週同時。
《絲絨安魂曲》的誕生,緣於Jobson為紀念哀悼台北地下絲絨於三年前(2010年)被房東誠品以暴力強迫關店,形同死亡的命運,而特別製作一支組曲獻給他親手實現夢想創立的搖滾世界,並在網站循環播放時,寫下哀悼致意的文字內容,並為組曲命名為安魂曲。
前面幾封書信(從〈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04封信) 30/09/2013〉起的幾篇書信貼文後面,已介紹過《絲絨安魂曲》裡其他幾首精選曲,同時比較過Sumika為組曲命名、設計組曲插圖(artwork)的意涵,與數年後Jobson自己重新命名組曲、刪改曲目和選圖的前後差異與真相,請參閱,這裡不再贅述。
台北地下絲絨和Jobson,與Sumika之間一直存在著冥冥中的巧合。精準的巧合,典型例子莫過於Sumika與Jobson在告別彼此相隔多月後,同時寫信給對方。參見〈你的信箱 Your email box (S的第174封信) 25/04/2013〉和當天日記(請參見〈象牙門之夢 51 Malalikap 瑪拉利卡 25/04/2013〉)。
而本網站【絲絨之問】也是如此,從貼文的時間日期,到為配合書信內容及當週所播之組曲的〈精選曲〉的歌曲,有時只是按照曲目順序,信手拈來而放在這裡介紹,卻一再自成巧合的呼應,當時的人時地物,和此時此境現下世界所發生的事,竟呼應得渾然天成,往往在走筆字裡行間突然開竅般驚呼Eureka! sine qua non! 原來如此,非如此不可的唯一。
就上面書信提到的布考斯基,這個關鍵作家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關於巧合精準的故事,關於如何巧合精準,後續的書信會說明,但其「前言」,可參考〈浪子組曲 & 眼含四月春意的女孩 “Suite of The Prodigal Son” & The Girl With April in Her Eyes (S的第288封信) 8/09/2013〉書信後面所附的解說文〈Jobson與Sumika之間的精準巧合和久違的浪子—浪子還能再說幾次真心話〉。
而此處的吻合,指的是從上封信(2013年10月3日寄發的第309封信)在2019年12月底貼出後,間隔了一個多月未曾繼續貼文,直到今天西洋情人節這一天(2020年2月14日),終於有時間將Jobson &Sumika兩人往來書信的第310封信公布在網站時,才恍然發現,原先早預定要和這封信一併介紹選播的Altar of Plagues (瘟疫祭壇樂團)歌曲Neptune Is Dead(海王星已逝),根本是出於任意的預定,就在這忽然的空檔貼出文章之際,赫然發現樂團名稱《瘟疫祭壇》)和這首曲子某些意境,冥冥中與現在的時事相似!比《絲絨安魂組》裡其他選曲更加貼切契合。
《瘟疫祭壇樂團》在此,而世界的新瘟疫——新型冠狀病毒,也正在世界各地肆虐蔓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由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COVID-19”。 新型病毒因為可人傳人,隨著旅遊公務和飛沫接觸傳染,蔓延全球,導致世界各地感染者激增,新型病毒導致肺炎死亡者頻傳。
絲絨組曲歌曲或精選樂團的故事等等,與貼文當下的時事不謀而合的精準巧合,在這次又見證到典型的例子。張貼文章於網站,貼得早不如貼得巧的事,任誰也精算不出來!至少崇尚自然隨興的Sumika算不出來,幾年前曾在地下絲絨官網貼文介紹《瘟疫祭壇》樂團歌曲的絲絨組曲主人Jobson肯定更算不出來!人們都是事後了然,五體投地。
無巧不成書,精準有深意。除上述的瘟疫關鍵字精準吻合,這首歌的Neptune,原是指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裡的海神,在1846年人類發現一顆外觀藍色的太陽系行星時,Neptune被拿來命名它,於是有了目前的名字海王星。
Neptune Is Dead(海王星已逝)的歌詞,還有The mammal meets the steel and litters this plastic ground / The blue in the burs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true. (哺乳動物與鋼鐵交會,丟棄人造的塑膠大地 / 爆裂中的藍引我想起某些真實),以及Birds know nothing of this (鳥兒對此一無所知)…。
鳥兒,彷彿就是被人們視為引起新冠病毒肺炎的元兇蝙蝠——鳥兒,對此瘟疫一無所知吧。不可思議的吻合,則是《瘟疫祭壇》將這張專輯命名為Mammal(哺乳動物)。蝙蝠和人類都屬於哺乳動物,也就是說,都靠肺呼吸。新冠病毒肺炎,正是和透過呼吸的傳染有極大關係,歌曲和時事竟又莫名地彼此呼應了,讓人不得不心生感慨……
當然,值此世界瘟疫蔓延的高峰期,與時間賽跑的第一線醫療救治和防護把關的人員都相當辛苦。數百萬人在家自主隔離,中小學到大學皆延後開學,百工百業延後復工或遠距離線上工作。中國大陸眾多城市「封城」,從湖北省的武漢、黃岡、鄂州、黃石、赤壁,到浙江省杭州、海南島的海口市等等,進行封閉管理的疫區封鎖措施。台灣的疫情相對輕微,海外如新加坡、日本及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三千多位乘客與工作人員的感染程度較嚴重。
在尚未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時,對全世界而言是嚴峻的時刻。這樣的巧合,決沒有絲毫幸災樂禍的心情。尤其在此非常時期,眼看著人們對新型病毒的莫名恐慌,原本就高漲的仇恨排華心態,容易被有心人利用,藉著將新冠狀病毒代換成二十一世紀的「黃禍」,隨著仇恨中國大國崛起,讓反中情緒在網絡、社交平台擴大,和日常茶餘飯後,到處散播著仇恨和排華言論。
附帶一提成為全球矚目焦點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原本英文名稱為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2019-nCoV ARD)。中文稱為「武漢肺炎」,乃因在中國湖北省武漢最早發現此不明新型病毒。截至今天(14/02/2020),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確診感染病患總人數達64466人,已治癒7125人。但全球死亡總人數1384人,已超過SARS。
不過,若比較美國自去年九月發生至今造成數千萬人感染的流感,死者已超過一萬三千人,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也許可以不必過於悲觀。在未來幾個月內,隨著天氣回暖上升,和全球醫學防疫與城市治理的頂尖專家努力合作下,各種與時俱進的即時防疫措施與可期待的疫苗,相信終究能靠智慧熬過病毒感染的高峰期。
理性面對瘟疫病毒,全人類該有地球村概念,但願秉持休戚與共的精神,懂得悲天憫人。就如日本捐贈重要醫療物資時,引用唐朝時代的詩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見證了友誼和雪中送炭的可貴。
在黑暗的時刻,也藉《絲絨安魂曲》為這次2019冠狀病毒症的受難者鎮魂…願逝者安息。R.I.P.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瘟疫祭壇》樂團的Neptune Is Dead(海王星已逝)歌詞
◆Lyrics of Neptune Is Dead by Altar of Plagues
Cloak me, surround me, I envision my own death
The path has reached it’s end
And streams of gold promise nothing.
This is not time.
This is not time.
Birds know nothing of this, it is our vanity.
We create this death, we create this entity.
We have created death, Neptune is dead.
Come here, find me and be where you once belong.
No light, no dawn, always darkness.
Who will find me now that my soul has gone?
No light, no dawn, forever darkness.
The mammal meets the steel and litters this plastic ground,
The blue in the burs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true.
I know that when I die the world is alive
And I cannot see a world without them, those who came before me
I cannot see a world without them, those who stay after.
I search for a greater meaning, and still I find nothing.
Artwork of the album “Mammal” was by Timo Ketola.
請參照︰Jobson在他的台北地下絲絨搖滾餐廳 VU Live House Taipei官網【絲絨漫談】單元撰寫和VU Live House地下絲絨 Facebook、Jobson Hiiao Facebook所發表的文章,以及本網站Sumika所寫【托住眾生的靈魂——組曲大師Jobson的絲絨組曲】單元簡介本組曲文章、〈關於【托住眾生的靈魂】〉、【B面絲絨 瑪拉利卡三部曲 第一部序曲 第二部戀曲】、【絲絨之問.象牙門之夢】等單元。
Cf.
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04封信) 30/09/2013
浪子組曲 & 眼含四月春意的女孩 “Suite of The Prodigal Son” & The Girl With April in Her Eyes (S的第288封信) 8/09/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8封信) 28/08/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7封信) 27/08/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happiness (S的第275封信) 24/08/2013
身在福中 Living in the happiness (S的第266-267封信) 21-22/08/2013
B面絲絨—Sumika寫給Jobson未寄之信系列 B-side VU—Series of unsent letters to Jobson from Sumika (6 August, 2013)
尋音人的請求 Request of The Seeker of The Music (S的第193-194封信) 25-26/05/2013
BRAVO! 組曲大師!Bravo! Master of Musical Suites! (S的第209封信) 18/06/2013
你的信箱 Your email box (S的第174封信) 25/04/2013
♫*♥*•ღ♫••**ღ¨♥*••♫•♥*ღ♫••¨*♥*♫*ღ•¨*♥*•ღ♫•♥*¨*♫
5 Replies to “留住一切親愛的 Hold Everything Dear (S的第310封信) 2013年10月6日”